唐学丛书1:《唐学论衡》

作者:中心原创 时间:2017-04-10 点击数:

唐学丛书1:《唐学论衡——君毅先生的生命与学问》

 

何仁富 主编

 

 

一、总论

《大英百科全书》词条:唐君毅

牟宗三(中国香港):“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

唐端正(中国香港):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巨人

二、生命垂范

吴 森(美国):博大圆融 承先启后

刘国强(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之生命垂范

刘国强(中国香港):略说唐君毅先生之不可及

何仁富:唐君毅先生的生命与学问

谭贤伟:唐君毅学术思想与宜宾故土文化

骆为荣:唐君毅家族何世入川辨识

三、人生体验

单 波:如何表现人生智慧

何仁富:论唐君毅哀乐相生的人生哲学

何仁富:唐君毅论超越人生之哀乐相生

何仁富:唐君毅之人生修养论

黄兆强(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及其爱情哲学析述

何仁富:唐君毅的情爱形而上学

何仁富:从一封情书看唐君毅先生的性情人生观

四、人文教化

蔡仁厚(中国台湾):唐君毅先生论中国节日与祠庙

梁景时:中国文化出路与新儒家唐君毅

刘国强(中国香港):文化自觉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罗义俊:文化悲愿与传统护法:唐君毅先生对“保守”之价值厘定

杨自平(中国香港):从道德理想主义看唐君毅新外王思想

霍韬晦(中国香港):人文化成的社会——论唐君毅先生的教育理想及其现实的迫切性

杨永明:浅论唐君毅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杨永明:唐君毅与新亚教育

汪丽华:从谢廷光女士的德行看唐君毅性情教育的实现

刘国强(中国香港):唐君毅论教育目的与教育意识

刘国强(中国香港):从人生之艰难、罪恶之根源说道德教育

刘国强(中国香港):华人教育之优良传统与新民之路

刘国强(中国香港):科学发展与人文价值之肯定

刘国强(中国香港):读《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梁瑞明(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的“心灵九境”及由“心灵九境”论说当今人类的危机及中国文化之提神向上

郑志明(中国台湾):从唐君毅《人生之体验》谈儒学的生命教育

郑志明(中国台湾):从唐君毅的《病里乾坤》谈儒学医疗

代发君:“花果飘零”文化心态下的寻道者

何仁富:唐君毅先生论读书和学问之道

张晚林: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

何仁富:钱穆、唐君毅释“诚明”之比较

陈学然(中国香港):唐君毅对五四的诠释

五、哲学思想

杜保瑞(中国台湾):对唐君毅高举儒学的方法论反省

刘国强(中国香港):唐君毅之哲學方法

彭 华: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与比较

马亚男: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方法多元论

黄玉顺:唐君毅思想的现象学奠基

唐端正(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论儒佛之辨

陈学然(中国香港):唐君毅对孔子仁学的诠释

蔡仁厚(中国台湾):二十世纪新儒家的大判教——以唐牟二先生为例

赖功欧:论唐君毅的“人文宗教”观

马少雄(中国香港):佛教理论之归宿在指导修行——谈唐君毅先生对佛教精神之体认

李玉芳:唐君毅弃佛归儒之原因初探

廖俊裕(中国台湾):唐君毅判教理论的初步考察

廖俊裕(中国台湾):论唐君毅之客观境界

廖俊裕(中国台湾):论唐君毅之主观境界

刘国强(中国香港):心灵九境与个体性原则

方世豪(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之自由观

刘国强(中国香港):唐君毅的政治哲学

刘国强(中国香港):唐君毅对天之存在的证明

刘国强(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之实在观

吴有能(中国香港):人文精神与死亡的超越——唐君毅先生的死亡哲学

陆达成(中国台湾):唐君毅的死亡哲学

严家建:略述唐君毅先生的道德哲學

张波:唐君毅先生的人文主义科学观

王怡心:从《哲学概论》一书论唐君毅先生中期的形上学观

郭齐勇:论熊十力与唐君毅在刘蕺山“意”与“诚意”观上的讨论与分歧

黄汉光(中国台湾):唐君毅、牟宗三论道家哲学

林忆芝(中国香港):唐牟孟子学比较

吴启超(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对“克己复礼为仁”的诠释

黄诗玉、骆凤文:论唐君毅先生之易经“大和原理”

李 杜(中国香港):唐君毅先生与台湾儒学

赖贤宗(中国台湾):唐君毅早期哲学与德意志观念论

马亚男:唐君毅论休谟问题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邮编:644000;邮箱:sxj629@163.com;电话:0831- 3706971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Yibinu.cn,四川宜宾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