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西:确立传统美德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先导地位

作者:杨西 时间:2007-07-06 点击数:

确立传统美德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先导地位

——纪念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有感


明威中心小学校 杨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悠远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她拥有了并沿袭下无数优秀的“君子之行”、“美丽之习”。一个能够让自己的历史如此源远流长的国度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她又是怎样让自己在几千年的激烈斗争中存活并发展下来的呢?是祖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明白并认真学习与传承的:这就是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美德。

一个不了解历史的公民不是合格的公民,同样,一个没有传承自己传统文明的国度不是一个文明的国度,一个没有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民族不会是一个美丽的民族。

何谓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把最核心的部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圣经》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传导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三风(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对学生的爱国、立志、律己、礼敬、诚信、奉公、益友、节俭、自强、勤学、仁爱、孝道等美德施加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在于利用学校及社区环境中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达到美德育人的目的。它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简单的“美的教育”,这儿的美育是拓展了的美育,即在教育活动中遵循“美的规律”,使美育精神渗透在全部教育活动中,使学生立志从小“学做真人”。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都应当是审美和美德的统一。

目前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专门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潜在课程也就是现在正在开发或可以开发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这种类型的课程以学校的生活情景为媒介,重视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涉及学生“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通过无所不在的传统美德环境和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美德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又应如何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

一、真、善、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不光改革了课程与课堂教学,还使学校的环境、风气、气氛都随之发生变化。而整个学校的环境、风气、气氛是对学生施加影响、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极大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学生易受暗示的无意识审美心理特征出发,为实现学校教育总目标服务。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在教育实践中把教育目标(善)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真)高度统一起来,反映了教育研究从传统知识论向审美和文化论提升、从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向人文主义和心灵主义的转化。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按照他的看法,整个教育者应以美为“津梁”。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要旨就在以“美”为津梁,就在追求师生教育活动中“真”与“善”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通过对学校环境中可利用因素的全方位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和完美心理品质,达到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原则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进行有意识、有预期的教育设计。在设计时应注重剔除消极因素、追求正面隐性效果,防止负面隐性效果。学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发与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使学校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整体、协调地发生作用,不应仅仅零星地挖掘和研究单一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并夸大其作用。学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要和新课程中的“以德为本”的目标相一致。

2、适应性原则。对于小学生来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考虑其心理特征,适应其心理发展需要,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人施教。

3、主体性原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环境育人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主体性教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最饱满程度。

4、情感性原则。情感智力往往决定着每个学生的心理愉悦性。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有助于形成和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了这种交流、理解与沟通,学生往往会在无形中去学习他人的审美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及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比较容易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美德。

三、注重建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我们探讨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种通过建立审美化的教育活动而存在于全部教育过程中的大美育。

1、着手——在校园自然环境上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学生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从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利用学校的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令人奋发向上的环境用语、名言警句和古代现代诗文;校园中的古树、古建筑、校史资料、人文景观等都是现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挖掘其历史价值,发挥其教育作用;学校的图书室、少先队室、心理咨询室、学生演播室、红领巾小广播也应不断优化其德育、审美教育功能。

“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宽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就有多宽阔”。新课程改革“以德为本”、“德育领先”和加强审美情操教育的理念应该融于整个教育体系,存在于诸育、诸学科的内容与形式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学校教育中应该处处包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自尊心、友谊感、责任感和美感和谐统一发展,成长为有健全个性的真善美活人。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教师是用自己的心去爱抚学生的心、与学生进行生命间的交流,还是像个执法官、永远以冰冷的外壳去碰撞学生柔嫩的心灵,将对学生树立美好品德和培养审美能力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包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要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承认差异,善待差异,切实遵守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

2、渲染——在学校文化环境上

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影响学生成长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是校风和班风。良好的校风时时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心理成长。一所学校,有了良好的校风,就能有组织地教育、感染师生,使优良的风气成为群体规范,深入人心。同时,人的心理活动定势规律表明,在良好风气的熏陶下,校风所倡导的精神、态度和作风会成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动。班风是班级的灵魂,更加直接影响着班中的每一个成员。研究表明:一个培育起民主型班风的班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信心、自尊感强;而在形成了专制型班风的班级中,师生之间相互不信任,许多学生烦闷、恐惧、厌学。注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就要通过强化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师长、爱他人;帮助学生培养“我学习(工作)着,所以我快乐”、“快乐是我的美德”等优良品质;协调好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小打下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坚实基础。

3、加强——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

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授课方式也应各具特色。如体育课在室外进行,且多以活动为主;音乐、美术课则有专用教室,组织形式更为活泼;自然、科学课则有实验课,不但配备有仪器、设备,而且要求人人动手操作等等。结合这些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如果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训练,则会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像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意志品质锻炼;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在自然、科学课上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在观察中锻炼细心和耐心、在物品的准备和整理中养成爱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创新,就会在教学活动中同时达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4、优化——在人文环境上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要注意协调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热爱文化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在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自由地讨论、合作、创造。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面部表情、态度情感对学生都能具有潜在的教育作用,而有意识、有计划地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营造适合健全个性健康成长的群体氛围,建构“快乐是我的美德”的良好心理,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加强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养育培植积极向上心理素质,也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要注意发挥其综合功能,使之产生最大的心理效应。

四、教人求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策略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实施时可以考虑运用以下方法:

1、重在体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以往教师容易并且仅仅注意学生的某些行为问题,并随意对这些行为从德育高度做出否定的判断,而往往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特别是学生心理需求方面的原因。如一个小学生在课上捣乱,可能就是在以不适当的方式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与他的交往方式,不仅自己更多给他关爱,而且引导全班同学更多与他交往,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指出以什么样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才是合理的。一旦满足了这位学生的心理需求,他在课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就能妥善解决。相反,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和处理这位学生课上的捣乱行为,就很容易将他纳入坏孩子的行列。而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未被觉察和未能满足,他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久而久之,由于长期被当成坏孩子,这位学生也就会自认为是坏孩子,“做个好孩子”的美德在他身上也许就此消失了。

2、注意暗示。要真正开展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并使其产生实效,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关爱学生,都要把德育和审美情趣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都应当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恰当,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十分注意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个性互动。师生、生生以语言、表情、动作为载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陶冶,以收“近朱者赤”的成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具接纳性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以及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基本心理需要;不是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学生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心理也会更加健康,德育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4、集体认同。在“以德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即使是那些学习优秀、教师眼里的“好”孩子也同样需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因为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对他人打击、报复,个别的甚至走上轻生、犯罪道路。

道德感是人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集体和社会中,而道德的力量就是要求我们在实施个人行为时,把别人放到其中——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全体。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人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你的心灵中永远扎下根来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这种美德几乎都包含在你良好的习惯之中。

一个没有传统美德教育的国家不是完整的国家;一个缺乏传统美德教育的学校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校:即使它有多么完备的硬件设施,有多么优秀的教育者,也有成绩多么优秀的学生,如果缺乏了美德教育,它也是不完整的;没有进行美德教育的老师不会是优秀的老师;没有学习传统美德的学生也不是一名真正优秀的“好”学生;一名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也不是合格的学生。不要让我们的民族缺乏文明传承的理由,也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在智能上不断地提高却存在品行道德上的短板,让德育从落实传统美德教育开始,从每一位教师开始……在学校,践行传统美德教育是每一位优秀的孩子的呼声!时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很多大城市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德建设,只有让自己成长起来,才会让每一位孩子在美德的陶冶下成长为又一代优秀的祖国人才。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邮编:644000;邮箱:sxj629@163.com;电话:0831- 3706971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Yibinu.cn,四川宜宾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