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作者:李智勇 时间:2007-07-06 点击数:
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中心学校 李智勇
中华文明五千年,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的名字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孔子的诲人不倦、墨子的非攻兼爱、屈原的忠君爱国、诸葛的鞠躬尽瘁、岳飞的精忠报国、程朱的格物致知,不管是言行与事迹,还是学说与理论,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是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中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的积累的沉淀,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美德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的周公制礼,“兴灭继绝,体国经野,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至东周诸侯争霸,不把周王室当一回事时,孔子又站出来立三纲,从而确立起儒家“仁义礼智信忠恕和”的礼学思想和道德准则,至秦始皇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明代朱熹进一步将儒家思想细化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条目,成为近现代知识份子一生成长的行为准则。
可是在二十世纪初期,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使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发生了动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网络文化的无孔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处于一种礼崩乐坏的尴尬境地。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空前挑战。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学校德育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即是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也为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任务艰巨。百育德为首,成才先成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校园不可能是世外桃园、一方净土:格物致知精神在当今的就业形势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诚意正心在投机取巧、勾心斗角的人眼中看来就是傻冒一个、修身齐家在笑贫不笑娼的舆论中显得孤立无助、至于治国平天下更是多数国人无睱虑及。所以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显得就非常重要、紧迫和艰巨,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具体地讲,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需要一批有力的示范者和践行者,他们无疑应该是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应该说我们的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学堪为人师,身堪为世范。但作为传统美德的示范者,应该有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需要对教师进行一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系统培训,从而使教师践行美德,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美德,再用美德熏陶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其次,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两千多年前的管仲也曾有语云:“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可见,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建立在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的。
第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大力宣扬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英雄模范,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坚决抵制和抨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腐朽没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正通过各种渠道侵入中国社会,广大中小学生面临种种不良诱惑,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面临各种挑战。我们清醒认识到,一部分人荣辱观颠倒,是非感模糊,是因为人们对传统优秀的伦理道德产生怀疑,失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的信仰。为此,党和国家相继提出了“人文精神”、“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念,所有这一切,为中华传统美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而青少年时期更是一个人性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有新的发展平台,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自然成了切入点。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向上的心理,使他们知爱懂礼行孝,形成这种好的品质,使之受益终身,使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