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情: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作者:陈世情 时间:2007-07-04 点击数:

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旧州小学:陈世清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来入侵,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自古以来,这些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可以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


一、历史背景

外国的强势经济和文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他们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道德倾向,表现出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个人利益第一等等。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而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不竭精神源泉。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行教育中存在着理论知识架空,教育形式和途径过于呆板、单一的缺点,学生对起码的道德要求知之不多。

2003年,江泽民同志专门为《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李岚清同志专门为该书作序,要求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要求将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二、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内容

1、中华传统美德有的是代代言传身教,流传至今;有的可见于《三字经》、《千字文》等过去的启蒙读物中;有的见于《论语》、《孟子》等中华文化重要文献中;有的见于古诗词、歌赋和其他文学、史学典籍之中。

2、《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少年版)一书上的内容。


三、如何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1、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教育环境建设统一。

打造书香校园,融入传统美德内容,如在校园内显眼位置巧妙布置唐诗宋词等匾牌,悬挂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伟大哲人、具有崇高品质的人物肖像和生平事迹以及美德格言;开放图书室,办好图书角。通过在校园中找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系列活动,使学生们不但对唐诗宋词有了了解,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伟大哲人体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精神就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

2、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统一。

学校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加强美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教材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发现并利用课程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及时赋予时代的特征,使少年儿童具有批判的意识,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使一些新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正在慢慢在当代小学生中形成。

3、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统一。

通过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小学生易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但是理解和掌握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了解之后,努力进行道德实践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行。利用一些重大的节日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各种教育基地,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参观访问、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完成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中华传统美德而骄傲。

4、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他教育活动中。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物的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主题班队会,各种庆祝活动等活动,如诵读《经典美文》读书节活动、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主题班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最好的陶冶和教育作用。


总之,学校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多角度、多方位地挖掘传统文化源泉,多途径地开展文化熏陶,正确有效的处理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德育等其他内容的关系,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成为既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又反映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特色课程。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邮编:644000;邮箱:sxj629@163.com;电话:0831- 3706971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Yibinu.cn,四川宜宾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