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永新
出处:本文2011年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正式刊于《巴蜀史志》2011年06期,题为《“蜀学”圆桌谈:胡昭曦、粟品孝、舒大刚教授专访录》,收录于《社科之声2·中国社会科学网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经作者授权,转发于本网站。
【阅读提示】2011年6月返川,蜀地气息非常温和湿润,就是这看似阴沉的天气孕育了巴蜀地区的特色文化和杰出才俊。我约请拜访了蜀中的胡昭曦、粟品孝、舒大刚教授,从方法、历史、文献、人物、特产分别交流。访谈主题分别为:“蜀学研究方法”、“蜀学研究历史”、“蜀学研究文献”。采访中,深深感受到四川精神和蜀学精神的丰富内涵,请读者与记者一同穿越时空回到蜀中。
《蜀学》圆桌谈(《巴蜀史志》2011年第6期)
胡昭曦:我对蜀学与蜀学研究的认识
著名宋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昭曦教授接受访谈
(梁卫国摄 2011年6月22日)
嘉宾名片:
胡昭曦,1933年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61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师承蒙文通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宋史、巴蜀历史文化研究。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首批学术带头人。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次。科研以宋史和巴蜀历史文化为主攻方向,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含合作)。主要著作有:《四川古史考察札记》《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宋蒙(元)关系史》《宋理宗宋度宗》《宋代蜀学研究》《四川书院史》及《胡昭曦宋史论集》《巴蜀历史文化论集》《宋代蜀学论集》《巴蜀历史考察研究》等。古籍整理研究方面,参加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大辞典》部分宋史条目的撰稿和《郭沫若全集》部分历史论著的整理; 整理(编纂)出版《四川郡县志(宋元部分)》《圣教入川记•五马先生纪年》《宋末四川战争史料选编》《王小波李顺起义资料汇编》; 主编出版《中国野史集成》、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丛书、地方志、1949年前报刊四个目录和四川省高校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联合目录等。
从蜀学史研究 由宋朝史开始
钟永新:胡老,您好,您是蜀学研究的知名学者,成果很多,影响很大,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展蜀学研究的?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法和治学心得。
胡昭曦:我的老师蒙文通先生,他在国学研究上博大精深,对于经学的见解非常之精致,他认为自己研究最有心得的是理学。上个世纪60年代,我跟着蒙文通先生学了3年多,当过他的助手,就想把蒙先生的学问继承发展下来,我较系统进行蜀学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我有一个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就是自身没有厚实的功底,因此我研究蜀学是从两点入手开始的:
第一,不搞蜀学本身哲学的东西,只从蜀学史来研究。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我如果还要去研究经学、哲学的话,就无法开展下去,因为我要从头学很多东西,而且也学不好。
第二,从熟悉的历史阶段开始。我就从我研究的宋史着手,而宋代又是蜀学在古代空前发展的时期,首先做了宋代蜀学发展脉络的研究,包括宋代蜀学的兴起、鼎盛、衰亡、转型以及学统、学派、特色等,撰写了一些论文,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998年出版的《宋代蜀学研究》中,这是第一本关于宋代蜀学研究的著作。
点面结合的共同研究方法
在组织队伍上,既要搞研究,又要培养人。当时我带着博士生、硕士生,我就把博士生、硕士生组织起来,把我的研究方向也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我研究了这些课题,就可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来指导他们,而不是盲人带路;二是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来提高,同时促进我的研究,从方法上要用团队的力量而不只是用个人的力量。我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像我们这一辈七八十岁的人,不像我们的老师那代学者是包本读。包本读是指读史籍如《史记》,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要逐字读遍读完。我们这一代,因为很长时间里要参加社会活动,还要搞行政管理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不可能把基本史籍从头到尾全部读完,而大多是查书或翻书,不像我们老师那一代学者那样才是真正地读书。因此我们知识的局限就很大,局限在一个面或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局部。如果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有若干个点或者角度,拼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的面或者是大的面,这就是说我要通过团队来合作。《宋代蜀学研究》就是几个人的合作,有刘复生、粟品孝、张茂泽等学友。
蒙师未传思想史学问 倡导从经学复兴蜀学
钟永新:蒙文通先生对您的史学研究和蜀学研究启示很多,能否谈谈您跟从蒙先生的治学感悟?
胡昭曦:在思想史方面,蒙先生没有向我们专题传授过经学理学,他说你们不懂这些学问,其实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理学的东西受批判,他也不敢教给我们。我了解蒙先生在思想史和蜀学的研究,主要是读他的著作如《儒学五论》等、听他讲课释疑、帮他整理文稿以及平时问学等方式方法。我帮助蒙先生整理过他的一些学术文章和教学资料,他也经常谈及他的老师廖平先生。我记得1962年蒙先生有次让我整理他的一篇学术发言文稿,就是关于思想史方面的,叫做《论孔子思想的进步面》。蒙文通先生曾写过《议蜀学》,这是从经学角度谈复兴蜀学,复兴蜀学就是把今文经学复兴,谈的比较早,已被收入《蒙文通文集》,这些都对我学习思想史和进行蜀学研究给了很多教育和启迪。
胡昭曦教授著作部分书影
蜀学是一个比较完整、明显、强大的地方学术
钟永新:那么蜀学究竟是什么?以及亟待解决的蜀学难题有哪些?
胡昭曦:我觉得现在不要把蜀学研究谈的好像不得了,其实蜀学研究还非常初步,对于蜀学本身还未能完全深入到学科本身,更多是在研究蜀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从史的角度去研究,如果要从一个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还很费力。具体而言,蜀学在四川学界的认识还不是完全趋同。原因有二,第一,长期以来都认为蜀学就是经学,第二,长期以来认为古代只有宋代才有蜀学,宋代蜀学又只有苏轼的学问才是蜀学。1941年卫聚贤先生在《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巴蜀文化》中首次提出了“巴蜀文化”这样一个概念,但巴蜀文化很多限于隋唐以前甚至先秦以前,主要是跟考古相结合的东西,后半段谈的很少,因此也没怎么去研究整个巴蜀文化和蜀学。
近二三十年有一个很大进展,认为蜀学大体上有广义的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就是指巴蜀地区自西汉迄今的以儒为主、融汇佛道的学术文化,更多的人逐渐趋向于这种解释。为什么我要提这点呢?因为现在研究蜀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跟中华学术文化的关系。究竟蜀学是什么?如果只认为是苏轼的蜀学,是局部地方的蜀学,或是某一个学派的蜀学就不对了。它应该是一个比较完整、明显、强大的地方学术,是中华学术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哺育了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也推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特别强调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学术文化,这样才有中华学术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我们现在怎么解释蜀学?现在的解释就是说它主要是巴蜀地区,即四川省和直辖前的重庆市的学术文化,它是中华学术文化基本元素和主要组成部分。它既然是地方文化,就包括了地方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它的重点根据学术界的看法和我们的研究,认为主要是巴蜀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重点在于思想理论方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广义蜀学的诠释和界定。
亟待解决的蜀学难题如先秦以前的移民史
我认为现在既要弄清楚蜀学本身是什么,又要弄清楚地方学术和国家主流学术,即和中华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王东杰教授的文章大家感兴趣,就是因为他谈地方学术和国家学术之间的互动。有人问蜀学究竟有什么特点,现在这个话题还难以准确回答,因为各个阶段不同,难题很多,研究不够。粟品孝教授正在研究,他有个研究蜀学发展演变的国家课题,即研究蜀学发展史,我想以后他会有很多好的看法。
目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蜀学难题,如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从秦到现在好多次大移民,我们要弄清楚土著文化和移民文化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个问题非常费劲,后来明清的移民还好些,特别是先秦以前的移民情况。现在考古出来了这么多好东西,从三星堆到金沙,最近是新津的宝墩古城,它的面积达到276万平方米,(记者注:据《四川日报》2011年05月09日报道,这是继良渚、陶寺古城之后中国同时期第三大古城遗址)。究竟秦灭巴蜀前后四川土著文化是怎样?《华阳国志》所谓“染秦化” 的具体情況,“文翁化蜀” 的实际内容,还需弄清楚。所以如前所述,现在研究蜀学难题还很多尚待解决,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并重视培养后续研究人才。
堂堂正正的做人 学生要超过先生
钟永新:请胡老继续谈谈如何培养蜀学人才从事学术研究?
胡昭曦:研究蜀学得培养青年人才,培养有真才实学能力强的人。搞这方面的人才要认识繁体字,会古籍整理、从校勘、考证、到音韵、训诂等方面要掌握。青年人要勤奋,能创新,有实践的能力,特别是在做人和学风上。我们现在要真正找到这种人才很不容易,我的老师蒙文通先生教导我们“要堂堂正正的做个人”, “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想在做学问上走捷径的都不会有大的成就。蒙先生还谈到一点,“学生总得超过先生,如不能超过先生,纵学得和先生一样,还要你这学生作何用!”我觉得这两点非常之深刻,培养人才很重要,四川大学是比较注意这两点,现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还更要发展。
建立特色专业数据库 网络要走向服务海内外
钟永新:请问胡老蜀学如何因应当前的网络时代?蜀学研究如何创新?
胡昭曦:当今网络搞的非常之红火,作为蜀学研究或者是巴蜀文化来说:
第一、建立特色专业数据库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全面的数据库,比如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超星网。而研究领域又分的很细,如李白研究、张大千研究、唐君毅研究、盐文化研究等,蜀学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要有自己的数据库,这样才能把全面和专题结合起来,希望中国社会科学网可以多多鼓励和引导做好特色专业数据库。
第二、要想办法及时补充更新。这是当前巴蜀文化特色数据库一个问题,有些数据库原来建库的时候非常之好,一来就是几万条。但是我查了下,一般大多止于2009年,后来新的东西没有及时补录进去。你的“网上自流井”东西还更新比较快,但还称不上特色数据库,有特色但还不够系统全面。在数据库检索方面,现在有些看得到却进不去,需要按规定的复杂手续登录甚至付费,这种如何解决都未实现,有的数据库要进去查资料,先要办个手续进单位局域网然后才能查询,还不是服务全社会,只为本单位服务。
整个网络如何走向海外、走向国外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在这方面的蜀学研究资料,包括索引、目录,都非常之少,差不多就是一个圈圈里,四川就在四川的圈圈里,全国的东西有一点点,外面的更少。比如台湾学者文守仁先生的《蜀风集》,这本书很有用,书在四川,我们却不知道,这类海内外及台港澳资料也应好好梳理充实进来。
蜀学研究由您们中国社会科学网来提倡,因为您们是“翰林院”的网,这个网可以办的更好一点,也要能够充分利用。总之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重视基础的、民族传统、地方文化的东西,强调要为社会服务,做出优异的成绩,预祝中国社会科学网实现这一目的!
访谈手记:胡昭曦先生对蜀学研究进行了许多精要解释,同时介绍了自己的蜀学研究经验,给我们很多学术启示。是的,和胡老的学术交流是一次如沐春风般的精神旅行,从老先生宽和睿智的言语中,可以深切感染到巴蜀学者因袭师承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藏在书卷后的深厚学问更是无法言及,于是在这蓉城明媚的下午茶时间和蜀竹簇拥的空间里,新秀和前辈完成一次心心相印的蜀学对话。
【相关介绍】
蜀学:乃巴蜀文化之结晶,中华学术之宝藏。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蜀学指由北宋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的学派即三苏蜀学;广义的蜀学是指巴蜀地区自西汉迄今的以儒为主、融汇佛道的学术文化。“自汉初‘文翁兴学’,开启了‘蜀学比于齐鲁’之势;至北宋三苏讲学,成就了‘冠天下而垂无穷’之盛;晚清蜀学,在‘以复古求解放’中蓬勃发展;近代蜀学,也在‘讲新学兴新风’中再放异彩。新的时代,我国学术昌明繁盛,巴蜀地域学术文化迅猛发展。蒙文通、贺麟、唐君毅、萧萐父等一大批现代学人,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勤耕不辍,不仅促进了蜀学在时代反思中日益繁荣,而且凸显了蜀学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摘自《“萧萐父先生与蜀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新闻稿)
蒙文通(1894—1968),字尔达,名文通,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古史甄微》《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经史抉原》《越史丛考》等。 (摘自百度百科)
今文经学: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因研究国故感受兴趣,而有就今文学再生而为整理国故的志向。” (摘自百度百科)
【参考阅读】
1、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
2、胡昭曦:近代四川书院教育与蜀学人才培养
3、王东杰: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4、李晓宇:尊经书院与近代蜀学的兴起
5、郭齐勇:萧萐父先生与近代蜀学
胡昭曦教授(左)接受访谈(梁卫国摄 2011年6月22日)
粟品孝:蜀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兼谈宋学与蜀学的关系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粟品孝教授接受访谈 (梁卫国摄 2011年6月22日)
嘉宾名片:
粟品孝(1969- ),男,四川大竹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华文化》“历史篇”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和巴蜀历史文化,出版有《宋代蜀学研究》(合作,1997年)、《朱熹与宋代蜀学》(1998年)、《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第2主编,2005年)、《中华文化》(第2执行主编,2006年)、《南宋军事史》(2008年)等著作,主持有《古代蜀学源流研究》(2005—2007,省社科项目)、《蜀学发展与演变研究》(2010—2013年,国家社科项目)等课题,曾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钟永新:粟教授,您好!您对蜀学很有研究,正在全面梳理蜀学的发展演变,请结合您的成果和心得介绍下蜀学研究的历史。
粟品孝: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蜀学,蜀学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宽泛的开放性概念。我今天所谈的蜀学,主要包括历史上四川(含今天的重庆市地区)的文学、哲学、史学、宗教和科技,核心在于思想和理论。
蜀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一)蜀学研究初步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光绪元年(1875)尊经书院创立者张之洞先生提出“起蜀学,绍先哲”,但在当时还没有着手梳理蜀学。到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人高赓恩出任四川学政,让学生围绕“蜀学编”写文章,最后编成《蜀学编》,共收录了114人的作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系统回顾和研究蜀学的第一本专著,后来著名学者谢无量、刘咸炘、蒙文通、李宗吾等都有蜀学的重要研究。
尤其谢无量的蜀学研究很值得一提,他准备重新成立蜀学会,最初在上海发起,后来是否在成都建起来目前不清楚。谢无量有本类似纲领章程的《蜀学会叙》,一些内容如《蜀学原始论》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重视,里面讲到蜀学在多方面处于全国学术领先地位,如认为儒之学、道教之学、辞赋之学都是蜀人首创,这些观点可以商榷,但在当时提出来很有创见,今天也值得重视。李宗吾也对蜀学有所研究,李宗吾是厚黑教主,著有《厚黑学》。他以广大开阔的视野,把宋代四川学问跟全国学术文化有机联系起来,研究比较宏观,至今仍富参考价值。
(二)蜀学研究比较薄弱时期(20世纪40年代——80年代)
20世纪30年代后,在四川不断有考古文物的新发现,同时少数民族调查也不断推进。抗战以后许多著名学者进入四川,他们逐渐发现巴蜀地区很有特色。于是结合文物发现和民族调查,到40年代形成一个巴蜀文化的考古学命题。之后较多地利用巴蜀文化这一术语来谈论四川地区的历史文化,而蜀学概念则谈论较少,即使有也主要指宋代的三苏之学,其他基本不这样称呼。有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四川思想家》,书中收录历史上20多个蜀学大师,整本书没有一处提到蜀学。这表明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越来越宽广,但专门谈蜀学的还是不多,蜀学研究基本包含在巴蜀文化研究中。
(三)蜀学研究蔚然兴起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随着巴蜀文化研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一些学者觉得有必要使用蜀学概念来进一步推进研究,较早提出并进一步倡导的是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胡昭曦教授,他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研究宋代学者张栻、朱熹以及 “易学在蜀”现象时,觉得有必要单独提出蜀学。胡昭曦教授是最早以蜀学为名申报课题的学者,在1991年就申报了《蜀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川社科项目,他还最早推出以蜀学为名撰写的《宋代蜀学研究》(合著)。除了胡先生以外,还有不少学人在努力倡导,于是逐渐形成一些研究平台,出现一些重要网站和机构,如四川省文史馆与西华大学联合建立蜀学研究中心,一些学校建立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巴蜀文化研究所,甚至不少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等中心机构都有蜀学方面的研究。蜀学研究中心有《蜀学》集刊,目前出版五辑,打破了长期以来“有蜀学无专刊”的局面。另外还有些学者仿照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梳理《蜀学学案》,可见各方面工作都在继续推进。
蜀学研究越来越兴盛
在这一风气之下,蜀学研究越来越兴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物上有更多学者被纳入研究视野。如四川绵竹的张栻,跟朱熹、吕祖谦号称“东南三贤”,但是一直没有研究,继承朱熹学问的大理学家四川蒲江的魏了翁也没有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蔡方鹿先生就率先写出关于张栻和魏了翁的两本研究专著,此外对于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第二、时段上得到极大扩展。如整个汉代的四川学者除扬雄外没有研究,四川师范大学老学者王文才先生就写出《两汉蜀学考》弥补这一空缺,再如三国时期蜀地学问也无研究,台湾学者程元敏就写出《三国蜀经学》弥补这一空缺。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一些相关工具书、资料汇编和学者文集的大量整理出版,既是蜀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表现,也有力地推动着蜀学研究的发展。可见蜀学概念被越来越多学者使用,蜀学研究影响日益扩大。2005年《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国家社科课题立项,2010年《蜀学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国家社科课题立项,这是从国家层面上开始重视蜀学课题研究。
总体来说,蜀学研究还是任重道远,很多文献文物资料、蜀学史上人物都没有提上研究日程,还要吸引更多学者来研究,对一些研究薄弱的环节如隋唐五代、元明清(1840年以前)和近现代的蜀学尤需致意。
钟永新:粟教授在《朱熹与宋代蜀学》中对宋代四川学术与朱熹做了系统梳理介绍,请您谈谈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与蜀学的关系。
粟品孝:我在跟随胡昭曦老师学习时参与合著了《宋代蜀学研究》,在写作中,我发现宋代蜀学并不仅在四川孤立发展,实际上跟全国学术文化有着广泛联系,比如宋代最大的理学大师朱熹跟蜀学关系非常密切,后来以此写了《朱熹与宋代蜀学》的博士论文。
粟品孝教授著作部分书影
宋代学术文化发展跟蜀学关系比较密切
第一、从史学上看,欧阳修写成《新唐书》《新五代史》,成都学者吴缜就写了《<新唐书>纠谬》和《五代史篡误》来纠正欧阳修史书中的不足。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团队里面有好几位大学者,其中四川成都人范祖禹负责《资治通鉴》唐朝部分,编有《唐鉴》。司马光创立的“长编法”为四川人吸收,南宋初期的四川大史学家李焘、李心传,实际上都是按“长编法”编写史书,分别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第二、从文学上看,唐朝古文运动兴起,到了宋代得到更大发展。欧阳修是位了不起的古文大师,在他的提拔下,四川眉山三苏得以崛起并在全国影响开来,在三苏真正崛起后,全国古文运动才取得彻底胜利。
第三、从理学上看,宋代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集大成者朱熹和蜀学关系都比较密切。周敦颐中年时到过现在的重庆合川做官,当时就有些四川学者跟随他学习交游,进行切磋砥砺,从那时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在四川就有零星传播。之后周敦颐学生、洛学奠基人程伊川(记者注:即程颐)跟随父亲来四川,后来受到政治迫害,被贬到现在的重庆涪陵区,也跟四川学者多有交往,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涪陵学者谯定。按《宋元学案》的梳理,大理学家朱熹、张南轩都是谯定再传弟子,所以《宋元学案》认为谯定“固程门一大宗也”,后来很多研究学者就形成涪陵学派。程颐和四川学术联系还体现在“易学在蜀”,这是程颐在四川成都街头跟研究易学的学者交流时受到启发得出的结论。程颐洛学跟四川蜀学在宋代有很多对立斗争,历史上著名的洛蜀党争事件,实际上是以程颐为主和以苏轼为主两派之间的斗争,表面上看是政治斗争,背后实际上是因为学术不同。
到了南宋,理学家跟蜀学关系更加密切,体现在著名学者张南轩(记者注:即张栻)上。他随其父南宋时期的名相张浚住在湖南后,跟从湖湘学大师级人物胡宏学习,从此基本奠定湖湘学派的规模和气象。四川理学在北宋发展不很突出,程颐、周敦颐的学问对四川影响不大,但是张南轩学问是从南宋发展起来的,通过他在四川和其他地区的学生到四川做官后得以传播,例如张南轩的学生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湖南人吴猎到四川后,就大大充实成都府学的理学教育,从此整个四川理学开始更加发展,而且有批学者就在成都专门传播张南轩之学,里面有九位学者比较出名,历史上称为二江九先生。
魏了翁之后,蜀人尽知义理之学
魏了翁是继朱熹、张南轩后的一位理学大师,他继承程朱一派理学思想,同时受到陆九渊心学影响,跟浙东学派的一些人也有交往,尤其叶适的影响很大,所以四种学派都在魏了翁学问上有所反映。有人把魏了翁和真德秀并列,《宋元学案》认为真德秀相对保守,比较维护程朱一派,发展不足,而魏了翁不但继承程朱一派思想,而且有更大发展,尤其特别注重字词句考证,这样实际开创了新的汉学学风,不但讲宋学义理,而且注重汉学风气,特别是汉学训诂考据后再谈义理,这是一种新的学术发展方向,影响明清尤其是清代学术思想的走向。
宋学和蜀学关系最大的还是朱熹。朱熹的学问特别广,他站在理学立场反对三苏之学,但是从他集四十多年心血完成的名著《四书章句集注》中可发现他一方面批判三苏,同时又大量吸取三苏思想,如认为三苏学问中佛教、道教分辨不清楚是杂学,但对三苏在儒家思想研究上比较深入的地方又大量吸收。朱熹之学在南宋后期经过魏了翁大量传播进入四川,魏了翁考中进士后,先在成都后去杭州做官,跟朱熹一些学生交往特别密切,把朱熹很多著作带回传入四川,而且基本上都是定本。魏了翁在他的家乡蒲江又开办鹤山书院来传播朱熹的思想和著作。正如《宋史•魏了翁传》写到,从魏了翁之后,“蜀人尽知义理之学”,这个义理之学显然是以朱熹为代表的思想。
宋末大批蜀中学者流寓东南
可惜的是,本来四川理学发展不错,1236年蒙古骑兵打进四川攻破成都,整个四川大部分地区遭到残酷蹂躏和破坏,人才、教育、学术、著作等都基本上衰退消减下去,蜀学发展因此相对落后。四川大量人才往外迁徙,大批蜀中学者在四川本地无法开展学问,就在东南地区发展蜀学,形成一个很特别的流寓文化,进而把蜀学一些东西充实到了江浙地方的学术文化发展当中,所以宋末元明以来江浙地区的文化发展很快,实际上包括融合了宋代蜀学的一些内容。
访谈手记:随着粟老师如数家珍摆龙门阵般的生动讲述,蜀学历史上的各种精英人物纷纷登场,展示他们的蜀学作为而与之共鸣激扬。粟教授对蜀学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前瞻,分析梳理了宋学和蜀学的密切关系。蜀学研究的确任重道远,也有着灿烂光明的前景。
【相关介绍】
宋学:所谓宋学,又称理学、道学、新儒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这个思想体系虽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却因其融合佛道思想精粹而区别于原始儒学,所以被称为新儒学。到清代时,考据学大兴,清儒们推尊汉儒,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肆意攻击,遂呼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 (来源:百度百科)
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宋代蜀学指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张耒、秦观等文人学士参与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础与学术倾向的学派;广义的宋代蜀学指两宋时期包括三苏、周程及其在蜀后学、张栻、度正、魏了翁等著名人物融合蜀洛、贯通三教而以宋代新儒学为主的巴蜀地区的学术。所以,从广义的蜀学眼光看,应把周敦颐、程颐等著名理学家在巴蜀的学术活动和著述也包括到宋代蜀学里来。宋代蜀学发展到南宋,崛起了张栻、魏了翁两位著名人物及所代表的南轩学派和鹤山学派,其影响所及,超出了巴蜀地域,成为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思想家和学派。蜀学在中国学术发展过程中,它显现出了四川的学术具有的某些地域特色,它与齐鲁之学、关学、洛学、闽学、楚学、徽学等相比较,尤有独特的个性,故而形成了“蜀学”。 (来源:百度百科)
洛学: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二程同受业于周敦颐,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一草一木皆有理"。还认为理是"天理",乃人类社会永恒的最高准则,并以此阐释封建伦理道德,把三纲五常视为"天下之定理"。洛学以儒学为核心,并将佛、道渗透于其中,旨在从哲学上论证"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秩序。二程洛学是保守的和唯心的,但也包含有辩证法因素。他们提出"万物莫不有对","动静相因,物极必反",承认事物是相互制约、发展变化的。洛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后,宋代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又在二程开辟的方向上发展了理学。宋明理学是宋代之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而二程洛学则开了理学之先河。 (来源:百度百科)
【参考阅读】
1、胡昭曦: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
2、张金岭:一部锐意创新的学术思想史佳作——评粟品孝博士《朱熹与宋代蜀学》
舒大刚:中华文化与蜀学研究的重要文库
《巴蜀全书》总编纂、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院长舒大刚教授接受访谈
(钟永新摄 2011年6月26日)
嘉宾名片:
舒大刚( 1959 - ),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儒学史和儒学文献研究,曾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已经完成同题成果)、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儒家文献学研究》(已经完成《儒学文献通论》成果)、国际儒学联合会2004年规划项目“历代学案”(已经完成《中国儒学通案》10种)等课题。目前正从事《儒藏》编纂,任首席专家兼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任首席专家兼总编纂。
巴蜀文化之结晶 历代蜀学之大典
钟永新:舒教授,您好!《巴蜀全书》已正式启动编纂,这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请介绍一下《巴蜀全书》编纂的背景及缘起。
舒大刚:巴蜀文化和蜀学密切相关,因为有巴蜀文化才形成富有特色的蜀学,有蜀学才形成系统全面的巴蜀文献,有了文献的收藏,《巴蜀全书》编纂才成为可能。巴蜀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无论是发展水平、体系特色,还是与中华文化的整体关系都非常重要,既有区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有民族文化的互相交融,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可以说巴蜀这个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巴蜀文化反映在思想学术领域就形成了蜀学。蜀学的产生非常久远,从很多记载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蜀学在很多重要理念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影响儒学和主流学术的形成。比较有明确体系的是在战国和西汉时期,特别是儒学大量传入后。具体表现在汉朝文翁修建石室,引进儒家“七经”,改善了巴蜀以前蛮夷之风的状况,“儒学化蜀”起到对巴蜀文化促进和同化的作用。从此以后巴蜀历代都出现著名人物,这些人物一旦产生就对全国影响较大,如汉代司马相如、扬雄,一登上历史舞台就具有领袖群儒的作用,再到陈寿、陈子昂、李白、三苏、杨升庵、廖平等蜀学人物,所以蜀学体系代有传人,这些学术思想的成果积淀就写成专著,形成内容丰富、别具特色的巴蜀文献。
据可考资料巴蜀文献出现非常早。从考古上发现了巴蜀古文字;在传世文献《竹书纪年》、《史记》、《大戴礼记》里可看出巴蜀学人的学术造诣;甚至在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中都有巴蜀文献的身影。保存下来的早期专书有《山海经》、严君平《老子指归》、扬雄《太玄》等,以后每代都有许多重要的学术文献,这是当时巴蜀学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同时对后来的巴蜀文化和全国学术思想都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巴蜀文献既是巴蜀文化的历史记录,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陆续都有对巴蜀文献的搜集整理。唐代以前主要整理巴蜀学者个人的作品,如司马相如、扬雄的,也有对外人进入巴蜀地区如诸葛亮的文献整理。从五代开始逐渐搜集整个巴蜀地区的文献,编成了《蜀国文英》(五代前蜀•刘赞编)、《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等总集,以后宋、明都有全蜀性质诗文的整理,如《成都文类》(宋•袁说友)、《成都古今诗集》(宋•章楶)、《全蜀艺文志》(明•杨慎)等,但基本只是单篇的诗词文。对专书开始系统搜集整理是在清朝,清朝李调元编修《函海》,几乎把所见的巴蜀地区罕见文献都进行了整理,由于个人力量有限,他只收集了200多种。到民国时期蜀学大师谢无量提出要编《蜀藏》,即把巴蜀文献汇集起来出版大型丛书,后来因为社会动荡,没有时间精力编成。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在20世纪80年代也提出类似设想,特别是1983年根据党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四川成立了四川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当时也想进行系统整理,由于缺乏全面推进的机制,只完成个别古籍整理,而一套能把巴蜀古籍汇集起来的大型丛书一直未能编成。今天国家经济发展昌盛,文化日益得到重视,历代学人的研究成果也为现在完成这项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系统的搜集整理巴蜀文献就风云际会的落在当代学者身上。
汇辑蜀学文献 推动蜀学研究
钟永新:请问搜集整理《巴蜀全书》的文化意义及价值表现在那些方面?
舒大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别具特色、成就远大的的巴蜀文化和蜀学文献进行全面的清理盘点
原来定义的巴蜀文化主要指史前考古文化,后来扩展为从古到今整个巴蜀的地方文化,那么巴蜀文化究竟体现在哪里?有什么载体?保存的怎样?蜀学在历史上地位很高,齐鲁是孔孟故乡,“先秦诸子半在齐鲁”,显然这里是中华文化正宗所在,但在汉代就形成“蜀学比于齐鲁”观念,可见它仅次于齐鲁,那么地位这样高的蜀学的情况怎样?历代演变怎样?有哪些文化大师、著述作品、经典学派和重要创造?《巴蜀全书》即是对蜀学这样一个特殊学派进行系统的清理盘点,不是简单的汇集文献,还需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是要考证学术的文化发展轨迹,研究蜀学的学术发展史。
2、研究整理出版学术成果以便传承,从中总结巴蜀文化和蜀学的特色、内涵及影响
过去说巴蜀学人闭塞,具有盆地意识,其实非也。更多巴蜀学人,一则善于继承,对历史保存很好;二则善于创新,敢为天下先,很多创造对全国都有重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学方面,四川学人第一个敢于仿照圣人造经典的是四川郫县人扬雄,他仿《周易》造《太玄》, 仿《论语》造《法言》,仿《仓颉篇》造《训纂》,说明扬雄善于模仿创新。
二、史学方面,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是四川崇州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这是研究古代西南各族人民历史、地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献。
三、文学方面,汉赋当时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是巴蜀学人的作品,汉赋四大家四川就有司马相如、扬雄、王褒三人。现存最大、内容最丰富、气魄最豪放、底蕴最深厚的汉赋是司马相如创作的,司马相如的大赋又影响历代创作,形成为历史性的成就。六朝文学创作过分强调形式不着重内容,进入唐朝出现了自由奔放、苍凉刚劲的文风,开此风气的是蜀人陈子昂、李白。到了五代时期四川社会比较安定,很多文人雅士和才貌姣好的女性进入四川,就产生和发展了一种新的文学“词”,最早的词集《花间集》就在成都编成,这种文学在四川得到深入成熟发展,后来对整个宋词和中国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唐宋古文运动八大家四川也有三人,即苏洵、苏轼、苏辙,宋代三苏对古文运动取得彻底胜利影响巨大。
四、其他科技、天文、医药方面的贡献还有很多,举不胜举。
通过整理巴蜀文献,就可挖掘出蜀学真正的创造贡献,有助于系统全面的认识蜀学历史。《巴蜀全书》编成后,蜀学的内容都在里面,要研究蜀学,其主体性和系统性就体现出来。
3、《巴蜀全书》的编成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一大成果
搞研究总得出成果,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特色。20世纪初学术转型都是向西方学习,西方的著作传统重视论文的规范格式,遵循目录的章节体式,但我们始终是在步人后尘,是西方式的中国化,不能说具有中国气派。要做中国特色的学问就得从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源去挖掘,如历史上贡献很大的《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可惜的是20世纪以来这种特色在很多领域已经消失,因此需要在人文学科特别是古籍整理上重新构建。四川大学古籍所整理出版的《全宋文》就是种总集,《儒藏》也是一种儒学成就汇编。编纂《巴蜀全书》就相当于这种文化构建,一是组成巴蜀文化的内容,二是汇辑巴蜀文化的文献,三是形成巴蜀学派无所不包的气派和雄心,所以《巴蜀全书》编成对当代文化建设形成标志性成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4、研究历史不是纯粹的发思古之幽情,还要古为今用
全书里面有历代治蜀经验,特别是有巴蜀文化海纳百川的气度,可以容纳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融合,对当代文化创新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巴蜀学人创作的文化精神产品,如汉赋的光芒四射、李诗的浪漫奔放、苏词的豪放洒脱、苏文的行云流水,以及苏东坡待人处事的宽厚大度,特别是他“致君尧舜”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等,对当代四川学人也是一种激励感召。
全书里面记载的历史上的巴蜀风土、人情、物产,包括医药、天文、历法、数学等具体成就对当代四川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都有推动。四川古代巴蜀文化很特别,既有儒学以天下为己任,讲求忠孝仁义的内涵,又是古代仙、道发源地,也是多种民族民间宗教温和的土壤,有助推动构建四川当代精神家园,确立有丰富民间土壤的文化模式和地方信仰,挖掘利用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成就。所以《巴蜀全书》编纂既是对古代巴蜀文化的总结,也是对当代巴蜀文化建设和未来巴蜀文化发展的助推。
《巴蜀全书》编纂所在地,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钟永新 摄 2011年6月26日)
历代蜀学文献辑成 抢救珍稀蜀学文献
钟永新:请问《巴蜀全书》编纂如何具体规划和实施?
舒大刚:《巴蜀全书》作为系统的文化工程,不是简单的古籍整理,主要以巴蜀全书为主干,对整个巴蜀文化资源和蜀学成就整体观照、研究和整理,具体分成三个系列:
一是巴蜀全书的主体工程
选择若干重要的巴蜀古籍文献,进行标点、校勘、或注释、翻译重新出版,就形成一套大的文化丛书,相当于修撰巴蜀版的四库全书。内容包括经史子集,“经”是巴蜀学人对儒家经典的阐释注解,“史”是巴蜀地区的历史文献,“子”是巴蜀地区的诸子著作,包括科技著作,“集”是巴蜀地区的文学创作。作者包括四川人、到四川的外省人,也有外籍写四川的,如福建学者曹学佺的《蜀中广记》。《巴蜀全书》编成后内容体现在文化各方面,包括文物遗迹、民间风俗等。
二是巴蜀文献的调查整理
主要从目录学进行调查,包括《巴蜀文献考》、《现存巴蜀文献版本录》、《巴蜀文献总目提要》,属于目录式、账本式的整理。
三是保护抢救巴蜀善本文献,重新影印整理出版一些善本文献
由于整理重印的过程缓慢,容量有限,不能把所有文献都整理出版。为及时全面反映巴蜀文献的情况,我们还创办了“巴蜀全书网”,内容主要是展示巴蜀文化面貌,反映巴蜀全书进程,汇集巴蜀文献资料,建成特大型的巴蜀文化数据库。
《巴蜀全书》编纂整体计划10年完成,分期分批推进。由于巴蜀文献在历史上一直缺乏系统整理,现在还需要搜集调查,如书籍目前存在与否,选择那种版本校勘。下面请巴蜀全书网李冬梅主编介绍一下网站情况。
巴蜀文献的大型特色数据库
钟永新:请李主编介绍一下巴蜀全书网的开办情况。巴蜀全书网和其他巴蜀研究网的区别何在?内容特色体现在那些方面?
巴蜀全书网李冬梅主编:巴蜀全书网和其他巴蜀研究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文献资料。巴蜀全书网内容很广,不只是围绕文献,还涉及哲学、文学、史学、风情、物产,有学术论坛、蜀学春秋、国学纵览等栏目。如“蜀学春秋”是反映蜀学脉络的文章,其他栏目反映蜀学动态、学术会议、研究信息等。巴蜀全书网的重点是近现代巴蜀学人资料,分类收集涉及研究巴蜀的所有学术文章,以后还要编成一个巴蜀人物辞典库,有题名作者就可输入检索,另外计划把巴蜀研究资料全部做成电子版上传提供下载,现在已有1000多种书籍。
简言之,巴蜀全书网最大优势是可以实现全网检索,最大特色是巴蜀数字典籍文献非常丰富。
记者手记:舒教授对《巴蜀全书》的背景缘起、文化意义和具体规划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令人振奋和期待,同时还深入阐释了《巴蜀全书》对蜀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巴蜀全书》的正式启动编纂,作为倡导弘扬蜀学的青年学者,深感这真是一件推动蜀学研究的大事,让我们一起重新审视阅读巴蜀文化这个博大精深、神妙神奇的大千世界。
【相关介绍】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周永年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
《巴蜀全书》:是收录现今四川和重庆两省市古文献的大型丛书,将对周秦两汉至1949年历代汉文文献中的巴蜀文献,进行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和研究,将实现对巴蜀文献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体例最新、使用最方便的编录和出版。编纂《巴蜀全书》,就是要打造巴蜀文化的“四库全书”,为保存和传播巴蜀历代的学术文化成果,促进当代“蜀学”振兴与巴蜀文化的建设,奠定丰富的文献基础,也为突显和再造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贡献力量。
收集和整理自先秦迄于1949年(个别成果有所下延)的历代巴蜀学人撰著或其他作者撰著反映巴蜀历史的重要典籍,编纂成大型的巴蜀文献的大型丛书――《巴蜀全书》(含《巴蜀文献精品集萃》、《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巴蜀文献珍本善本》),总共将整理出版1000余册。整个工程将对历史上巴蜀文献的存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将对2000余种巴蜀文献编制联合目录,对500余部、20余万篇巴蜀文献进行精心校勘、注释和评论,对100种巴蜀善本文献进行考察和再造。 (摘自百度百科)
【参考阅读】
1、历代巴蜀学人的文化追寻
2、廓清千年巴蜀文明的历史脉络
3、巴蜀文献 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
4、巴蜀文献拟目――西部区域文化中心
5、编纂《巴蜀全书》弘扬“蜀学”精神
6、盛世修书 编纂《巴蜀全书》 展现西南文化风貌
7、《巴蜀全书》研究进展情况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