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中华美德教育之根本

作者:文静 时间:2007-07-05 点击数:

作者:文静(翠屏区明威乡中心小学校)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在外国人看来一个文明古都、礼仪之邦,依照常理看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是懂礼数、重道德的人。以前确实是这样,但现在,这些东西的影子都快没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人开始崇洋了,开始学习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了。觉得外国人对长辈直呼其名很新鲜,也觉得很正常,自己也学着这么做了。这个时候,他们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也拥有自己的文化,他们没有顾上这个,而是一味地照搬。突然又觉得外国人说英语好听了,便把自己的母语放在一旁,一味地开始追求英语了,而且现在学英语成了一种潮流。我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当然很想英语这门学科得到重视,这是自私的一面。但是我更觉得在小学开设英语,充其量只是让那些孩子了解有这门语言,在这个时候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但要在把自己母语学好的前提下,再好好的去学英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连自己的母语都没学好,就没有资格去学习另外一门语言。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另外,在我们的宝岛——台湾,那里的孩子写的是“正体字”,但现在你要是拿一些简单的正体字给大陆的孩子看,可能大多都不认识,因为我们把它遗忘了,我们根本就没有重视它,这一点怪不得孩子。如果你要问大陆的孩子,“《论语》是什么?”可能几乎没人能答得出来,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在台湾,他们小学的五个科目是“孝、礼、勤、诚、耻”。所谓“孝顺、礼貌、勤奋、诚信、羞耻”。这些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五点是最起码的要求。我认为只要这五点做到了,你就不用再去操心学习的事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自己都会自觉地去做了。

现在有一个社会现象:独生子女多了,人也变的越来越自私了。现在连小学生也会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的父母。他们觉得父母为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就应该坐享其成,他们就应该在父母这两棵大树底下乘凉。逐渐形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也没有和别人好好相处的能力。但是有些孩子的父母也没有能力啊,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庇护下成长,甚至有些父母连自己的义务都没有尽到,那那些孩子怎么办呢?偷啊,抢啊。所以造成了现在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度上升。大多数人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稀里糊涂地就犯错了,当你幡然醒悟的时候,为时晚矣。所以,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当正确地引导。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要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当然,面对传统道德,我们应该注意分清什么是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华,什么是不能提倡的,甚至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作为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我们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各个道德领域中,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都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命力。我们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也都是同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的。

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在广大青少年当中,大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格言,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传诵的特点。我国的古典文献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格言堪称中华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美德薪火相传的特有方式。本书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把那些较为通俗、易懂、易记,具有世代传承价值的格言,分“成年本”和“少年本”编汇成册,以求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当中广为传诵,这对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为此,我应邀作序,表示支持。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邮编:644000;邮箱:sxj629@163.com;电话:0831- 3706971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Yibinu.cn,四川宜宾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