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之我见
翠屏区大运小学校 蔡毅
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
一、统一思想,强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识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感。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把本班级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要素,其它任何德育方面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2、学校将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升旗仪式上的讲话、集体晨会、班队会,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等,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民族精神的意识,逐步形式一种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浓烈氛围。
3、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和利用我们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我们学生的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二、结合学科教学,充实和强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
把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将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充分发挥品德课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品德课教学结合校本研究,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年龄结构、认知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具体事实震撼学生心灵,使他们铭记在心。
2、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利用校本研究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社会、自然、体育等科,都要主动渗透祖国悠久的文明史和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
3、通过日常行为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
三、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致力于丰富的活动之中
1、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利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出一期学习园地、一期中队手写报、一次演讲比赛、一次征文比赛、举行集体升旗仪式。
2、对广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集体晨会、故事会、班队会,让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了解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等。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它民族长处,努力培养求知上进,不断进取的品质。
四、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形成于学生的行为之中
1、重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班会、队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通过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活动;教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举行学生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
2、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学校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4、采取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学生身边鲜活的教育资源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感悟真情是关键,只有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根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精心设计,动员每位同学各自寻找身旁的“闪光点”。孩子们从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同学、邻居做起,发现身边大量感人的故事,再通过主题班、队会的形式,将典型事例在全校进行公演。动人的故事越挖越多,真情的交流使孩子们产生强烈共鸣,爱的种子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播洒在孩子的心田,学校环境被净化,全校充满积极向上的氛围,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切实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